我家孩子就是3分钟热度,玩啥不到5分钟就要去干别的;
我儿子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,家里买的图书、典故没一本看完的。
相信有这样感觉的家长不在少数,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坐不住?老是分心?其实,孩子能不能沉浸在一件事中,主要是由专注力决定的。孩子的专注力好坏都跟啥有关系?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?南南本次邀请到王霞老师给大家讲讲!

王霞老师:
很多家长觉得,孩子经常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,就是专注力不佳的表现。其实,这样的判断略显武断,对于一些特殊孩子来说,专注力不是他们能控制的,比如多动症的孩子。
但今天,要抛开病理因素,围绕下面两个方面给大家讲解。
★孩子专注力不好,原因可能在家长
★改善孩子专注力,家长需要学会这3点
1、孩子专注力不如同龄人原因可能在家长
其实,孩子专注力的好坏主要与家庭环境相关。
很多爸妈,一边埋怨孩子专注力不好,一边好心办坏事,无意中破坏了孩子专注力的养成。
① 时常打断孩子
孩子本来在专心搭积木,妈妈做好了饭,就马上喊:「宝宝,来吃饭啦!」如果孩子不来,就反复招呼,直到孩子丢下积木,跑过来吃饭。
孩子正在专心看绘本,家中来了客人,爸爸喊:「宝宝,快过来说叔叔好。」如果孩子不来,就反复喊,直到孩子放下书去打招呼。

这些场景相信在我们家庭生活中很常见,爸妈的这些无意识的打断,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连续性,时间久了,孩子自然专注力差。
② 孩子独处环境杂乱
当爸妈的总想把好东西都给孩子,绘本、玩具、作业课本把温馨的小屋都堆满了。
孩子的专注力本来就有限,很容易就被这些丰富的事物分神了!

③ 强行指导孩子
还有些时候,比如孩子在专心写作业,家长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,就走到身后看看,一看不要紧,就忙着指导:「这样不对、应该这样」,孩子不得不放下笔听家长的指导。

孩子专心做事时,其实就是专注力提升的过程。
父母的强行切入指导,不仅干扰了孩子的思路,还造成了注意力的不稳定,也就难怪孩子做事经常分心了。
2、改善孩子专注力家长要学会这3点
① 尊重孩子的节奏,找准接入时机
我们说家长不要打扰孩子,并不是指任由孩子,而是要找准介入的时机,才有助于孩子专注力的连续。
具体什么时候介入,要根据孩子状态决定。
如果孩子明显遇到了困难,一般建议父母观察一段时间。如果他能自己解决困难,就没有介入的必要。

要是他不能解决困难,但情绪稳定,建议让他自己摸索一会儿,毕竟孩子经历了解决困难的过程,才能获得进步。
当明显感觉到孩子的烦躁时,才去安抚他的情绪,从旁给与启发,让他不至于感到无助。
比如:
我女儿小时候搭积木,积木总是掉下来,但她并没有要发脾气,我就在一旁默默观察,不说话。
3、4次之后,她终于搭成功了。
我能明显感觉到,之后她搭积木时,专注的时间更长了,因为了有了成功经验,她有信心解决问题,也更愿意反复尝试。
② 利用游戏,合理训练专注力
“游戏”是天然的训练道具,懂得运用游戏去开发孩子的综合能力,是父母们应该去学习的。
这里,王霞老师给父母们推荐了4个居家训练专注力的小游戏,简单好学。
适合3岁前孩子的游戏


适合3岁后孩子的游戏


③ 放弃指导,参与其中
我们说孩子专心活动时,家长不要打扰和指导他,那孩子如果想让大人参与呢?
如果孩子邀请大人一起,一起玩当然是最好的,但这时候,家长要做的,不是告诉孩子应该这样、应该那样,而是成为他的战友,一起完成任务。
你们一同画画、搭建城堡、完成拼图,当你成为了孩子的同盟,自然就不是在打扰他,而是帮助和引导。

孩子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活动本身,你的加入给了他多信心和启发,他更有信心,所以也愿意花更多时间在任务上。
孩子专注力的提升,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需要父母持续地引导。
王霞老师说:
优秀孩子多数有优秀父母,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家穷家富;打铁还需自身硬,把这句话记在心里,付诸行动!
除了上面的两个方面,还有哪些方法能提高孩子专注力呢?更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怎样的?
感觉孩子像是多动症怎么办?
更多相关问题,你可以通过在线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