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身抽动不能走路的小朋友
“医生,快看看我儿子,全身抽得厉害,我们一家人实在没办法了!”
前段时间,一位妈妈焦急的抱着小朋友,进了我院孟青主任诊室。
妈妈怀里的小朋友抽动得整个面部表情扭曲,孟主任一边心疼地握着孩子的小手,一边安抚妈妈的情绪,了解情况。

从妈妈和孟主任的交谈中,我们了解到,小朋友叫豪豪,今年8岁,最开始的症状并没有文章开头那么吓人,只是频繁的眨眼睛。
从他6岁诊断抽动症,为了把孩子看好,一家人辗转重庆,上海,已经去了很多医院。
但病也看了,药也吃了,不知为什么,豪豪的抽动症却感觉越来越严重。
不仅抽动严重,妈妈还反映,豪豪的情绪问题还很严重,暴躁易怒,动手打人,完全管不了..

后来,经过严谨的医学检查,结合孟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,在“医教一体·多学科诊疗康复”后,豪豪的症状基本控制住了。
同时,小朋友的情绪问题有了改善,和家人相处也融洽了。
看着孩子的变化,备受煎熬的豪豪妈妈也轻松了不少。

是什么让抽动症越来越严重
我特地了解了小朋友的治疗方式发现:
豪豪在治疗中频繁停药换药,除了西药,就是家人四处搜罗地各种民间偏方草药,轮番折磨。
看看孩子的部分药单!
盐酸硫比利:早晚各3片;
氟哌啶醇:早晚各4片;
盐酸苯海索片:早晚各1片;
阿立哌唑片:晚1片…
*要知道,比如盐酸硫必利:每天3~6片是最高用量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怔住了。一个才8岁的孩子,药量就这么让人害怕!

这2年以来,豪豪不停的加药、换药,药也越吃越多,但并没有让抽动症状完全消失,甚至还越来越严重了。
作为父母,我完全能够理解父母的焦虑,他们希望有某种办法让这些症状立刻消失,让孩子不再经受异样的眼光和误解。
但事实上,往往事与愿违。
抽动症关乎身心,对于它的治疗,并不是孩子生病吃药那么简单。
它需要多学科的联合治疗(比如中西医结合治疗、物理疗法、心理行为疗法、康复训练、以及家庭指导等)。由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选择。
★比如关注到孩子的年龄,生理和心理特点等等。重视心理干预。
在我们医院,孩子年龄小,我们是不倡导药物治疗,而采用非药物治疗方式。对于已经严重影响生活、学习的孩子,药物的剂量更是斟酌再斟酌。
★而如果孩子像豪豪一样,出现一些情绪行为上的问题时,我们需要介入心理疏导、家庭指导。